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
2013年是甘肃加快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之年,各级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呈现持续稳步增长态势,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总产值达159.56亿元,同比增长34.09%。目前,已构建起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五大高技术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相关技术为主的高技术企业群。高技术产业在引领甘肃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为2014年实现以高技术为引导、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目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 高技术产业经济运行环境进一步优化
1.重视产业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
国家和省上不断出台新的支持政策和实施方案,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国务院关于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9〕150号)和《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规〔2011〕28号)等政策优化了甘肃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甘肃省依据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甘政发〔2010〕112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1〕17号)、《甘肃省“十二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甘政办发〔2012〕20号)和《甘肃省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3〕30号)等政策和规划,为甘肃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甘肃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60.5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59.56亿元,年均增长20.58%(见图1)。
图1 2005~2012年甘肃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及同比增长率
2012年甘肃省认定的高技术企业有84家。其中,医药制造业62家,航空航天3家,电子通信及设备制造8家,其他11家。高技术企业主要集中于兰州和天水,2013年待认定的高技术企业有43家。
2012年甘肃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24家。其中,电子信息34家,生物医药49家,新材料23家,光机电一体化42家,新能源与高效节能15家,环境保护4家,航空航天4家,其他53家。总收入过亿元的有77家,其中过10亿元的有10家。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完成总产值1250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增加值390亿元,同比增长16.76%,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6.87%;完成工业总产值926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同比增长18.28%。2013年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有42家。
2.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已形成的这些技术研发平台基本涵盖了全省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全部高技术产业领域,包括沿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形成了3个科技创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0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9个、行业技术中心17个、技术创新产业联盟5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个、行业技术创新平台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2个、创新型试点企业6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71家、星火产业带2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6个、行业创新平台5个。同时,积极引导大中型企业同大院大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有研究中心或实验室196个、企业技术中心12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占80%以上,并已成为全省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3.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形成
一是科技创新平台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2013年9月,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甘肃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发改委认定玉门石化工业园区等7个产业示范基地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立了甘肃省民用轻型飞机和无人机产业联盟、甘肃物流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在兰州交通大学挂牌、兰州市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等。二是新增甘肃省化工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省辐照诱变育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