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
发展低碳经济以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中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识。开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生产方式,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之后又明确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进入21世纪,随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中国政府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末中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2009年,中国政府又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到2020年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左右;采取措施增加森林碳汇。可以说,近20年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法制稳固,政策连贯,措施得力,注重行动。
2010年年末是检验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时点,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这意味着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少排放了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体制能够保障20%减排目标的实现,在即将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中国也将确定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从而将五年规划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效衔接,分步骤实现,确保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行动有着稳固的法律基础和行政体制保障。中国于2007年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领衔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自2006年以来,中国相继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和行政执行方面成效显著,堪称典范。
尽管中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步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深刻理解并疏解压力也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从而为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旺盛的需求和发展诉求,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尤其是能源禀赋与低碳经济的能源需求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发展水平上,尽管在过去的30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上还是一个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只有个别大城市进入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破解的压力是多方面的。
中国面临的压力首先表现为能源结构矛盾突出。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超过70%,煤炭的采收和利用总效率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碳排放强度大,这既表明中国节能减排的空间很大,也显示目前清洁煤技术应用水平落后,需要通过加快技术研发,加大国际技术合作力度来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的原则,通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实现节能减排是可行的制度安排,但在此问题上,拥有先进技术的一方并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发展诉求和节能减排的公共利益,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如果中国煤炭的利用总效率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则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实现减排目标的一半,从而大大降低能源禀赋的碳排放刚性。在技术转移方面,中国迫切需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基础上来自发达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面临的第二个压力是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所占比重大,能源效率低,节能减排的能力不足。中国大部分制造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碳排放强度大,存在着大量的落后产能。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措施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博弈,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很难做到位。相反,落后产能重复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中小企业在保障就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