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
汹涌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在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人们对中部崛起进程中积极主张的大开放主战略,在认识上有了分歧。本研究报告认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需要调整与优化的,是开放的定位与路径。
一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不管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看,发展开放型经济,对于中部崛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加速中部崛起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中部地区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拉动了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对外开放的扩大紧密相关。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所走过的路程来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都是快速提升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以广东为例,1978~2003年,广东GDP年均增长1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2个百分点;1978年广东GDP占全国份额不足5%,2003年提高到11.5%。广东经济之所以能实现高速发展,其最成功的经验正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从中部六省来看,开放型经济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突出,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对外贸易看,2001年中部六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2.22亿美元,2008年底突破900亿美元,达到990.76亿美元,是2001年的6.11倍,年均增长29.45%(见图1)。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后,各省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大大高于同期生产总值(GDP)增速,如江西省2006年对外贸易增速高出同期全省生产总值(GDP)增速40.3个百分点,2007年高出40个百分点,2008年高出近33个百分点。从利用外资看,中部六省成功地大规模利用外资,缓解和弥补了省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2001年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36.96亿美元,2008年达到194.14亿美元,是2001年的5.25倍。从2001年到2008年底,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61.66亿美元,是2001年以前实际利用外资总和的5倍多。2008年中部各省实际利用外资和境内省外资金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例均在25%以上,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进器”。据江西省商务厅统计,2008年开放型经济对江西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所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3,新增就业人数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52%。
上述事实说明,开放型经济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拉动和示范作用,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图1 2001~2008年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
(二)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快速推进中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只有通过开放,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才有可能在农业比重较大的中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通过招商引资、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工业小区、专业镇,城市框架急剧拉大,人口迅速集聚,只用了短短20年就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进入到工业化、城市化的中后期和高级阶段,2008年城市化率分别达到63.4%、54.3%和56.6%。进入21世纪以来,中部各省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本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向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的转变。从江西省情况来看,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规模引进外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有了重大突破(见图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2766.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2.7%,比2000年提高了15.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4.2∶35.0∶40.8优化到2008年16.4∶52.7∶30.9,第二产业所占比重8年内上升了17.7个百分点。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加速器,截至2008年底,全省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相当于2000年全省21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的64.5%。在工业园区的强力推动下,全省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27.7%提高到2008年的41.5%,年均提高1.73%。
图2 2001~2008年江西省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
(三)发展开放型经济可以创造更多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