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

    作者:岳福斌 马军 李维明 孙平平 刘亮 陈建兴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摘要:本报告简要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研究煤炭企业竞争力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提出应从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对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评价方法,并对样本企业进行了客观评价;经过对评价结果的深入分析,概括了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状况,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Abstract:This repor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and discusses background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then it concludes that this study should be conducted from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after analyzing on its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later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select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is thereupon conducted on the sample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deep analysis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current competitiveness condition of China猀 coal enterprises is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re confirm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also proposed towards how to further improve it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世界性的能源战愈演愈烈。国别间能源战的胜负取决于一国的综合国力,其中,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由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赋存条件所决定,我国能源产业的基础是煤炭产业。在可替代能源没有广泛应用之前,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状况,决定能源产业竞争力。作为煤炭企业的集合,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又取决于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本质上就是提升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我们以“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主题撰写2010年《煤炭蓝皮书》的基本宗旨。

    本研究报告由以下七部分组成:

    (1)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2)研究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背景和意义;

    (3)影响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4)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6)我国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2010)的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7)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 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基于企业竞争力,但又区别于一般的企业竞争力。应在弄清楚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讨论作为本报告研究对象的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一)企业竞争力

    1.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性质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营利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的法人组织,营利性是企业产生、经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社会性。社会为企业提供了其运行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和社会制度等必要条件。企业在享有这些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和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这一基本规律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都必须符合社会需要。产品的数量受到这一规律的制约,产品质量更是如此。

    2.企业竞争

    在经济学范畴中,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以获得最大利益的斗争。这一界定解释了竞争本质上体现的是竞争者相互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竞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必然发生和普遍存在的,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竞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化阶段,竞争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为激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必要。没有竞争,价值规律则无法发挥作用,没有竞争也就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更无法发挥。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基本制度特征。

    3.企业竞争力的逻辑前提

    企业竞争力的逻辑前提源于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即企业因获得的生产要素、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市场条件不同而产生的差别性。这一认识与经典经济学研究中的理性人假设有区别。经典经济学研究假设,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都是绝对理性的,其行为目的是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这种假设虽然不否认市场主体之间的异质性,但却以抽象出市场微观主体共同点的方法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的均衡状态,即在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以竞争为手段,不断地淘汰落后生产力,使得行业利润率以及技术水平达到均衡。事实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模仿与创新,一般化与差异化永远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趋向均衡只是一个动态的辩证过程。个别企业在选择和发展先进生产力,从而使整个行业趋向均衡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扩大自身的差异性,以减少与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差距并相对扩大与行业一般生产力的差异性,从而取得在市场中更为有利的定位。

    因此,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是基于企业的一般共性基础上,主要针对企业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对形成差异的因素分析,提出如何消除差异的规律,以指导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4.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综观现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