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
一 社会资本概述
(一)社会资本的含义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主要与社会学家博特、林南和波茨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个人通过与他人的关系而能够获得的信息、观念和支持等资源,这些资源或资本之所以是社会的,是因为只有通过社会的交往关系才有可能得到,这些资本基本上是个人的财产。博特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资源和控制资源的网络结构。[1]林南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2]波茨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获取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产是嵌入的结果。”[3]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主要与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社会资本的三位大师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有关。他们所关注的是这种因社会资本所建立的相互联系如何促进了信任、规范的发展,从而使得这类公共物品增进团体成员的福祉。布迪厄是第一位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的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是一种通过“体制化的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资源的集合体。[4]科尔曼是第一位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进行全面界定和系统分析的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它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种要素所组成,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它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不同,它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5]真正使社会资本概念引起更为广泛关注的是美国政治学家帕特南。他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组织的特性,如信任、规范和网络,这些特性通过促进合作行为而提高社会的效能[6]。
(二)社会资本的形式
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个人基于血缘、亲缘或机缘(学缘、地缘、业缘等)关系,出于工具理性或情感因素建构的个人社会关系,以及由此构成的社会网络。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有“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两种。所谓结构性社会资本指的是相对客观和外部可观察到的社会资本,包括网络、社团、机构和它们所具体体现的规则和程序,如体育俱乐部和文艺俱乐部、水资源使用者委员会、邻里委员会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所谓认知性社会资本指的是比较主观和抽象的东西,包括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共享的价值观、互惠和信任等。
(三)社会资本的特征
第一,嵌入性。社会资本内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与拥有者共存,并且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第二,互惠性。社会资本在使用上可以达到互惠的效果,并能促进集体行动。第三,可再生性。社会资本是非短缺的,可以通过使用和投入而增加。第四,公共产品性。社会资本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产生的,它一经生产出来,就无法剥夺其成员对它的使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四)社会资本的功能
第一,社会资本为持有者提供社会支持。当持有者寻求工具性目标实现时,他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为他提供信息、机会、资源、关系等有助于目标实现的工具性支持;在他需要关怀、慰藉、倾诉、抚慰时,他的关系网络可以为他提供情感性支持。第二,社会资本可以避免因机会主义投机而带来的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资本以其内在的互惠、诚信、合作等文化规范和亲密关系的人际网络有效阻止“搭便车”行为的发生,促使集体行动的开展。第三,社会资本为中央和地方实现善治(良好治理)奠定基础。社会资本是中央和地方治理的润滑剂,与政府善治、经济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公共管理的善治、较好的经济绩效都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诚信、合作、参与、团结、互惠、平等等关系的支撑,有了这些支撑,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实现着彼此的预期,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和谐秩序得以形成,经济社会运行平稳。第四,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了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以及和谐的社会秩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都有了较好的保障,经济风险和心理危机有了化解的屏障,人活得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