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提升贵州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研究

    作者:张帆 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摘要:开展法治化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贵州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鉴于此,本文拟就对怎样加强贵州省管理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着力提升贵州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行路径探讨,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鉴于社会法治化管理进程的加快,法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态势,我们要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激发创建工作的内在活力,加强贵州社会法治化管理,这是时代赋予的必然要求,是优化贵州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是提升贵州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谐稳定贵州的必然要求。我们立足贵州,就必须发展贵州、管理好贵州,怎样加强管理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怎样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着力提升贵州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 社会法治化管理的内涵界定

    (一)社会法治化管理的概念

    社会法治化管理是指通过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等对组织及个人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形成一种决策科学化、流程标准化、监督制度化、考核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组织及个人按照规定的程式步调一致地前进,直至达成预定目标。单纯从字面含义上理解,法治化倡导的是对组织及个人的考核、管理、监督,偏向的是通过非主观作用来影响和控制组织及个人的行为和表现,属于刚性管理。[1]

    (二)社会法治化管理的特征

    作为社会管理中革新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法治化管理”是继“管理模式”、“执行力”等先驱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时尚代名词,它是一种在整个社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法定性要素、以充分发掘法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

    1.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这种社会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上的,以合理的管理制度来整合个人利益、协调各种冲突、实现社会的目标及公民个人的目标,它具备法治的基本特征,如规范的工作流程、合理的管理平台、科学的决策体制和完善的监督体制等。

    2.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

    没有法治化,一个社会失去的是存在的基石;没有人性化,一个社会失去的是未来的发展。只有做到“祸福相倚、刚柔并济”才是真正完美的管理模式,即必须建立一种在法治化基础上的人性化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人性化法治管理”,这才能够避免单纯法治管理的局限性。可以说人性化法治管理是对人性化管理和法治化管理的一种中和,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东方管理学——儒学管理思想精髓的体现。

    3.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未来社会的变化将会越来越快,“各个领域之间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突出社会管理的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保证和提高管理价值,进而提高各个发展领域的占有率和效益的最佳推动力”。[2]要实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就必须保证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富有创新精神的组织及个人将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动力,而创新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 贵州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省当前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现状,我们对贵阳市、铜仁地区公检法司及政府,黔东南州政府、凯里市、台江县、剑河县,黔西南州晴隆县、普安县,黔南州瓮安县,遵义市余庆县的公检法司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台江县的基层单位台盘乡基层干部,同时也包括农村人员,即村干部、农民和其他常住农村的流动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为此,就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一)问卷调查的对象

    20~35岁的约占10%,35~55岁的比较多,约占90%;小学文化的较少,约占18%,文盲约占2%(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当地走形式主义还是比较多的),初中以上的人数约占25%,高中或以上的人数约占55%;其中少数民族人数约占95%,汉族人数约占5%。很明显,整体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

    (二)贵州社会法治化管理中的热点问题

    1.加强公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方面

    我们设置四个题目:组织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组织法学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讲座;开展区县乡村社各级法律服务活动。譬如在回答“你是否知道‘法治化管理’这项工作”这一问题时,回答“知道”的人数占98%,县级以上的人员回答“知道”的人数占100%。在回答“你省(市、县、乡)是否组织法学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讲座以及是否组织过全县各级基层群众学法用法培训活动”这一问题时,回答“一年有几次但不多”的人数占80%。在“你认为组织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如何”选项的统计中,回答“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