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
目前,辽宁省有“老字号”企业近百家,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34家。近年来,按照商务部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统一部署,辽宁积极推进了振兴“老字号”的各项工作,“老字号”这一民族品牌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许多“老字号”企业重焕生机与活力,逐渐成为辽宁省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亮点,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 辽宁省“老字号”及其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认真贯彻商务部文件精神
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作为“老字号”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以辽商发[2006]50号文件及时转发了《商务部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并对各市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求各市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联系和报告制度,使“老字号”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开展调研,摸清底数。对当地“老字号”现状进行普查,全面掌握“老字号”企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思路、目标、重点及步骤。三是组织申报,严格把关。根据《“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的条件严格把关,认真组织开展“中华老字号”推荐申报工作,共申报两批,共有34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省市级政府也加大对“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力度,在“老字号”商标抢注、知识产权保护和广泛宣传上都给予了重点支持。四是制定政策,推进发展。将“中华老字号”纳入省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范围,对部分“老字号”企业给予支持。《沈阳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补充政策措施》(沈政发[2010]34号)中规定对新评定为“中华老字号”、“沈阳老字号”的企业,市政府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2008年12月4日,沈阳市“老字号”企业以及支持与关心“老字号”的各界知名人士自发成立沈阳市“老字号”协会。沈阳市“老字号”协会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家致力于“老字号”企业开发与保护的地方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沈阳市众多行业协会中唯一的一个跨行业协会。协会共有会员47家,包括个人会员6人、会员企业41家,其中,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有11家,涵盖批发、零售、餐饮、医药、酿造、食品加工、居民服务等多个行业。从经营模式上看,家族血亲企业占15%,股份制企业占55%,国有企业占30%。
(二)根据“老字号”企业的特点,分期分批分类对待,积极促进“老字号”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一批“老字号”。重点支持沈阳萃华金店、老边饺子、马家烧麦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老字号”企业,整合市场资源,优化企业结构,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知名品牌。二是改造提升“老字号”。支持一些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但发展后劲不足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挖掘企业发展潜力,以体制、经营、文化创新为重点,吸收各方面资源,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规范恢复一批“老字号”。对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但活力不足或濒临破产的“老字号”品牌,量化其无形资产,引进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并给予其必要的政策支持,使之焕发青春活力,逐步实现振兴与发展。
(三)积极传承、弘扬“老字号”文化,加大深入挖掘保护力度
“老字号”蕴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这方面政府非常重视“老字号”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建设,积极鼓励“老字号”企业坚持优良传统,借鉴现代理念,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将企业文化与品牌、诚信体系相结合,以诚信维护品牌,以文化创新企业形象,提高“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如:老龙口近几年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造了清代建筑风格的酒文化博物馆、“万隆泉”百年古井楼亭和酒文化饭庄。2002~2005年,酒文化博物馆共接待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旅游团500多个,人数年均达10万余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鹿鸣春饭店将历代传承人和沿革发展情况挂图展示。泰和堂药房对门店重新进行了仿古装饰。三盛轩回民饺子馆、马家烧麦馆、二合永回民饭店和西塔大冷面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民族、宗教文化特色。老龙口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