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中国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10,并已连续五年进出口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在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中就有一件由中国生产。2010年1~11月,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536.604亿元,同比增长25.24%;纺织服装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530.462亿元,同比增长35.85%。[1]
2011年6月30日,中国服装协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0年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名单,通过对“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销售利润率”三项指标进行排序,全国共有143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浙江41家、江苏24家、山东18家、广东13家、福建10家、上海8家、北京湖南各4家、河北3家、安徽辽宁江西吉林四川山西湖北各2家、陕西云南重庆河南各1家。产品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企业从2005年的7家增至2010年的26家,其中过百亿元的企业有5家;利润总额超过2亿元的企业从2005年的12家增至2010年的35家,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有6家;2010年销售利润率前10名企业均超过20%,前50名企业均超过10%,大多是男装、女装、童装和内衣品牌企业。[2]从上榜企业名单来看,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海澜集团有限公司位居“产品销售收入”前三名。遗憾的是,没有一家“老字号”企业上榜。
从目前的经营规模来看,服装业老字号在中国服装行业整体格局中只能算小企业,即使是经营得最好的老字号也只能实现产值过亿元,与超过30亿元的上榜企业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服装潮流日新月异,人们的穿着越来越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舒适化、休闲化的方向发展,服装类老字号如何在国内大规模企业和国际品牌的双重竞争压力下,寻求自身有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亟待回答的问题。课题组对北京市商委推荐的三家老字号(瑞蚨祥、内联升、盛锡福)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走访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拟从以下三方面对服装类老字号进行整体的行业分析。
一 生产经营模式及其制约因素
从课题组收集的调查资料来看,服装业老字号就其经营规模在服装行业中只能算是小企业,基本上是经过国有企业改制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老字号企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多创始于清代或民国年间,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过公私合营的阶段,在国家保护老字号的政策支持下,多以国有企业的形式得以保留,2000年前后老字号企业进入改制阶段,如瑞蚨祥和内联升在2001年底改制完毕,改得较为彻底,现已摆脱体制束缚,职工控股占大部分(70%),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而也有一些企业因改制不彻底,现在仍面临着体制的困扰,如:因体制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经营规模小以及发展缓慢等问题。在调查资料中,有50.5%的老字号企业认为,自己所面临的最大竞争来自私营企业。这一数据有力地反映了体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经营的模式看,“前店后厂”曾经是多数作坊式老字号特有的经营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前,这种经营模式在老字号中仍很普遍,该经营模式的优势是信息传递快,生产和销售环节结合在一起,沟通便捷,也利于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随着店面成本的上升,多数老字号企业已放弃“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将厂房从门店所在的繁华街区迁至郊区,或者在内地寻求专门的代工厂、合作工厂进行加工。从课题组的走访来看,北京地区服装业老字号只有盛锡福一家还保留着“前店后厂”的模式,以满足定制化的要求,但这一模式也已经不再是占主导性的经营模式。目前,服装业老字号主要有直营店、分店、授权专柜、加盟、特约经销等经营模式。以内联升为例,公司现有分店、加盟连锁店、专柜、经销商网店共400多个,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布鞋生产经营企业。近年来,老字号企业也开始通过官网销售、网上商城、第三方合作平台等方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的销售份额还非常有限。以内联升为例,它在2010年开始探索电子商务,算是服装类老字号企业中较早进行尝试的企业,虽然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