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发挥改革试验区优势 集聚长株潭创新型人才

    作者:刘布光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摘要:本文是关于集聚长株潭创新型人才的报告。首先指出要发挥先行试点优势,实现人事改革新突破,确定人才资源开发新重点,然后介绍了如何培养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如何吸引人才,最后总结了如何营造人才发展的新环境。

    长株潭城市群以往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人才;长株潭城市群今后的发展,还得靠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人才高地,就是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两型社会”建设人才;就是要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配置、使用和管理人才,杜绝人才资源浪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又好又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 发挥先行试点优势,实现人事改革新突破

    人事制度改革对长株潭城市群人才资源开发更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也更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按照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先行试点突破。

    一是创新人才开发机制。三市要共同推进人才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起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各种分配制度和人才奖励方法,探索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要在人才考评上加强交流合作,改进考评方法,完善考评手段,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主导,由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为要素的统一人才考评体系;探索三市统一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在统一的社会保险基础上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附加的社会保险。

    二是整合人才服务体系。要整合人才市场配置体系,建立健全三市人才市场,调整人才市场布局,整合人才市场资源,培育人才市场行业协会,强化人才市场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的现代人才市场配置体系,实现人才市场配置由传统的粗放式向现代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转变。要整合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继续加快人才市场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市场内涵,健全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促进人才市场服务向多样化发展。要加强人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与人才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中介组织服务功能,提高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实现人才市场服务由传统单一方式向多样化、专业化方式转变。要整合人才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人才一体化信息系统,健全人才信息交换和发布机制,逐步实现区域内人才信息联网,构筑畅通、快捷的人才信息平台。同时,还要加快人事信息数据库建设。

    三是协调人才管理政策。要构筑长株潭城市群人才流动政策、培训政策、激励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一体化政策框架,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人才开发社会环境。三市在制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等政策时,要打破壁垒,相互衔接,防止各自为政,避免内部之间人才的恶性竞争,保证政策的协调统一。

    二 按照“两型”建设要求,确定人才资源开发新重点

    一是要着力培养富有科学发展观实践能力的党政人才。要突出发展理念的转变,自觉地转变到国家“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的要求上来,树立全局发展意识、统筹发展意识、科学发展意识、节约发展意识、友好发展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要突出能力的转变,强化学习理念,完善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型机关,紧紧抓住三市党政干部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探讨、交流等活动,全面提高党政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要突出作风的转变,牢固树立大协调理念,加强三市人才合作,注意扬长避短,求同存异,实现共同发展。牢固树立大服务理念,从人事人才工作服务传统模式向服务“两型社会”建设新模式转变。

    二是要着力培养复合型的招商选资人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要求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找到一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新路。它要求我们在产业、项目和资金引进时重点从产业、项目和资金引进的数量转向产业、项目和资金引进的质量,看它是否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为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