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促进社会融合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摘要

    本年度社会发展报告以“社会融合”为主题展开。社会融合的基本含义是多元整合,消除社会排斥,谋求平等发展机会和共享发展成果。报告认为成功举办世博会为上海历史添上浓墨重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上海具有较高社会融合度的城市氛围。而为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也需要促进社会融合,让不同的人群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成就自己。导论着重分析了上海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对社会融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社会政策突破:将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面由户籍人口拓展到常住人口,在结果公平、公共资源配置公平、社会关系平等等方面均注意发挥社会政策的调节作用,促进了社会融合。报告也指出,上海的公共服务政策需要从消除社会矛盾向更为积极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和渠道方向转变。要把促成社会融合的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生产力的要素。报告认为,上海今后在社会建设方面需要为全国提供更多的经验,因为上海的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已经开始形成公民社会的基础。社会建设的核心是组织建设,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组织的建设。报告从组织建设的角度对上海今后发展的社会政策提出思路性建议,并认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制度,发挥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基础性作用,促成真正的社会融合发展。

    <<
    >>
    作者简介
    卢汉龙: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社会学理论和发展社会学。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在现代化与社会结构转型、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消费文化与时间分配、就业与社会阶层、都市化与社区理论研究方面均广有建树。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杜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英国社会发展研究院等著名学府从事过讲学和客座研究工作。专长于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 并在将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推广于决策研究方面有积极贡献, 在国内外社会学界和决策咨询方面均享有良好声誉。同时也担任英国《社会学》( Sociology) 杂志国际编委, 香港《中国评论》( ChinaReview) 杂志编委, 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顾问, 中国城市国际研究网络理事等学术职务。
    周海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口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社科创新智库《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负责人。中国人口学会会员、上海人口学会理事、上海老年学会理事、上海人才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流动人口问题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并完成两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重点项目,主持完成20多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完成70多项省市委办局委托课题项目,发表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关于上海人口发展战略、人口发展预测、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对策的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获得过十多次省部级以上的奖励。作为主编编辑出版年度报告《上海社会发展报告》8本。该书在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获得五次全国皮书奖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