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思考

    摘要

    我国奶业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1949年,全国的良种及改良种奶牛只有12万头。1979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奶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奶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奶牛存栏头数和牛奶产量分别由2000年的489万头和827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1063万头和2288万吨,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1%和29%。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奶类发展史上实属罕见。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奶业的发展速度很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奶业在我国的大农业中依然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部门。

    无论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同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都是一个奶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我国的奶业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奶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以下称之为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上看,我国奶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有1%左右,而许多发达国家的奶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在20%以上,某些国家达到30%~40%;第二,从人均奶类消费量上看,我国的人均奶类消费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左右,是某些发达国家的1/20;第三,从奶类生产上看,我国在奶牛良种化水平、奶牛单产水平、原料奶质量以及饲养管理体系、质量安全体系、疫病防疫体系等许多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从长远发展看,奶业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一,发展奶业可以改善人民的膳食营养结构,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月到蒙牛集团视察时指出:“牛奶本身就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要喝,老人要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这表明党中央对发展奶业的高度重视,并把奶业的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发展奶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措施。近几年的实践初步表明,大力发展奶业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首选措施。第三,发展奶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发展奶业既可提高农牧民收入,又可增加城乡就业。第四,奶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奶业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第五,我国奶业的发展空间大、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可望成为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

    >>
    作者简介
    刘玉满: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