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确保生态安全必须提高森林质量

    摘要

    不少人认为,只有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中国生态状况才能明显改善;达到30%,才能进入生态状况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森林覆盖率决定论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一直热衷于森林量的扩张,因此大量营造人工纯林就成为最便捷的选择。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和多种服务功能。20世纪下半叶,从中国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这几项惯用的统计指标来看,在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然而,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全国生态与环境质量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随着森林数量上的增加而有所好转,反而呈现出“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现象,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天然林破损严重,而人工林树种单一,导致生态脆弱的事实。现有森林系统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正是因为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地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势头。文中数字基本源于全国林业清查统计数字。

    <<
    >>
    作者简介
    沈孝辉:沈孝辉:自然之友理事。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