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转折点之后的就业挑战

    摘要

    2012年,中国首现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标志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由于潜在增长率降低,这一年低于8%的经济增长率没有造成就业冲击,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从二元模式逐渐转向新古典模式。相应地,就业矛盾越来越从总量问题转变为结构性和摩擦性问题。本文以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大学毕业生为对象,分析每个群体面临的就业困难性质,结合国际经验揭示导致劳动者脆弱性的激励根源,提出政府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创造人力资源涌流的制度环境等政策建议。 <<
    >>

    Abstract

    The decline in absolute number of working age population in 2012 indicates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appearing of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in China.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resulting slowdown of potential growth rate, a growth rate below 8% did not cause employment shock in this year.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ition of development pattern from dual economy to neoclassical growth, the Chinese laborers are confronting with more structural and frictional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vulnera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 urban locals, and college graduates in labor market and proposes policy suggestion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t this stage is to invest more public resources in education and to create bette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labor mobility that is essential for getting incentives right. <<
    >>
    作者简介
    蔡昉:1956年9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曾在国外多所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中共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别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等表彰。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全球变化人文因素国际项目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刊物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等。 著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穷人的经济学》《中国流动人口问题》和《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等,合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中国经济》《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转型》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等系列专著。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