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地方性动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功用探析

    摘要

    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一旦作为文化产品抑或文化服务开发,自然也先天地具有这两个属性。当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较多集中于其经济属性,力主在经济效益产生的背景下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动力。同时,从非遗文化属性出发进行的保护开发明显着力不足,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力和产生传承渊源来看,文化属性方面的保护恰恰是不可或缺的。这就涉及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即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诞生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特定的地区,根植于这一地区的传统民俗、人文风貌抑或地形地质。正是地方性的不同,造就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来源于地方性不同,其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地方性的特征。

    <<
    >>

    Abstract

    Economic attribute and cultural attribute ar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products. In term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t naturally has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nce it is created as the cultural product or the cultural service. At the present moment,most developmen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focus on the economic attribute,since the economic factor reveals the moti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s. Nevertheless,the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attribute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development. Ea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generated from one or a few particular regions,with the unique traditional custom,human feature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 As the distinction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leads to the varie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start from the local unique features.

    <<
    >>
    作者简介
    申满秀:申满秀,教授,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王文:王文,硕士,贵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