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港澳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港澳与珠三角地区之间在制造业领域的“前店后厂”式产业分工体系,开启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进程。这种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使得珠三角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也使香港逐渐转变成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尤其在2008年年底,国家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首次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珠三角的发展规划,要求珠三角“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加入WTO和内地市场全方位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原有的特殊优惠政策条件有的已经取消,有的已经失去“特色”,在新时期以内地市场局部开放为基础的“前店后厂”模式,也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内地与港澳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改善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已成为珠三角地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粤港澳合作发展的历程,总结粤港澳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并分析新形势下粤港澳区域合作重点、难点和转变,为粤港澳三地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司法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协调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促进三地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 <<
    >>
    作者简介
    陈广汉:中山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二期工程港澳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港澳经济研究负责人、“985”三期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创新基地负责人,中山大学“211”三期粤港澳区域合作项目主持人。 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参与编写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增长与分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选择》于1996年获广东经济学会经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于2005年获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讲的《西方经济学》课程1997年5月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论文《澳门经济增长的总需求分析(1982~1997)》于2005年获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国家商务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CEPA、《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合作》、《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课题和重要文件的研究和咨询工作。 社会兼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福建省政府顾问,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东莞市委市政府首届特约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职教授,中国经济发展学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广东港澳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
    >>
    相关报告